世锦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,但八进四的比赛中,美国男排在名帅基拉里的带领下,以2:3惜败保加利亚,这场失利让人颇感遗憾。笔者认为,基拉里虽然给美国男排注入了不少新意与变化,但他们依然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力边攻手。

基拉里执教美国男排:稳固防守与一传,边攻手实力不足

基拉里是排球界的传奇人物,他显然有着成为排坛第一教练的雄心壮志。若没有这种追求,已经在女排领域取得最高荣誉的他,可能不会转战男排,试图补齐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块拼图。

然而,与美国女排依靠整体配合精密运转、间或借助其他强队失误登顶(例如东京奥运会)的打法不同,美国男排想延续同样的思路实现突破几乎不可能。从八强战到决赛,每一场都要求做到滴水不漏,显然难度太大。

基拉里延续了在美国女排选材时的喜好,即青睐全面型选手。然而,男排赛场却显得“硬实力”更加重要,没有强攻手压阵,美国男排的短板暴露无遗。在对阵保加利亚的比赛中,他们在前两局通过逼迫对手失误拿下了优势,但当对手减少失误后,美国队的一攻弱点显露无遗。特别是专职负责进攻的接应全场仅得几分,关键时刻没人站出来得分,堪称致命。

尽管如此,美国男排在前两局的防守串联确实表现亮眼,想通过防守赢下比赛。然而,从第三局开始,防守状态明显下滑,而基拉里体系的隐患也渐渐显现:如果比赛拖到第五局,缺乏绝对强攻点的美国队很容易被击溃。

这种局面与美国女排的曾经经历颇为相似。美国女排过去在大赛中即将夺冠的关键时刻,会意外输给一些实力不算拔尖的队伍,原因在于某一环节的崩盘导致全队节奏乱套,而队内又缺乏一位顶级攻手来力挽狂澜,最终功亏一篑。

尽管如此,美国女排的接应位置并不弱。虽然缺乏像博斯、艾格努这样绝对的超强攻手,但汤普森和德鲁斯的表现足够支撑球队保持竞争力。正因为如此,美国女排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屡获奖牌,而男排也在除了东京周期以外的多次大赛中成为奖牌常客。确实,缺乏绝对强攻点让夺冠之路更加崎岖,但称其表现“灾难”未免夸张。

从登领奖台的角度看,美国男女排都是一流强队,整体配合的流畅性和团队韧劲,是其他球队难以比肩的。此外,由于本周期美国队并无奥运门票压力,他们在近年来的一些比赛中未必全力以赴。

基拉里执教美国男排:稳固防守与一传,边攻手实力不足

当然,培养顶尖的强攻手并非易事。美国男排接应加西亚尽管在强力接应中不算顶尖,但他的发球火力十足,得分效率也不低,是队中一大利器。然而,与此同时,美国队主攻线的问题更为突出。两位主攻手身高有限,更多依赖技术和灵活应对得分,面对保加利亚的“大杀器”尼科洛夫,这样的劣势就显而易见。